日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正式公布,并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
近年来,全球网络安全局势日趋严峻的趋势,对各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提出了新的挑战。5月,美国输油管道公司遭受攻击的事件引发全球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也让我们看到,关键基础设施一旦遭受攻击,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往往远超预期,数字化在肆意猖獗的网络攻击面前似乎露出了其脆弱的一面。
“这些攻击事件的发生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警醒。”安恒信息董事长范渊表示,今天发生的是输油管道受到攻击,未来也可能是交通基础设施、可能是金融、可能是政府的大数据中心等关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的核心部门,“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在这些事件中不断得到印证。
前不久一则新闻显示,一名17岁少年因攻击国内某航空公司计算机系统,导致其对外服务网络瘫痪近4小时,5000余万用户受到影响。这一事件无疑是数字化时代新型网络安全风险的一个缩影,新型网络安全风险以其攻击门槛更低、影响范围更广、随机性更强、造成损失更大等特征让安全的重要性上升到历史性的高度。
面对这些风险,要如何解决好安全问题?8月初,范渊在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发言指出,“安全是数字化改革、数字化经济发展的底座,要筑牢这个底座,需要安全与数字化的共生。”
刚刚发布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也在第十二条中明确要求“安全保护措施应当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并在后面的法律责任和相关罚则中进一步列举了10种情形,其中就包括“安全保护措施未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的。”
显然,面对新型网络安全风险,安全工作需要更加前置,亡羊补牢往往为时已晚,安全与数字化、信息化设施的同步建设、同步共生更加符合这个时代的需求。